学习原声|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
- 编辑:5moban.com - 18此外,其负债率也达到近年的一个高水平,为63.4%。
通过在N型电池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,可基于现有PERC产线升级改造。此外,TOPCon的工序太过复杂寻常的光伏电池一般只需经过9道生产工序,而TOPCon的工序高达12~13道,大大提升了量产难度,良品率也因此极难把握。
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生产线无需另造,只需改造现有的PERC产线即可,前期投产成本低。但业内人士也提到,REC的TOPCon技术是在PERC产线升级改造的。数据显示,Wind异质结电池指数两年内累计涨幅高达230%。REC即将向美国市场出货的TOPCon组件型号是N-Peak 3 Black系列,标称输出功率400W,并采用n型TOPCon技术,报道称已在新加坡工厂生产,计划于2023年1月发货。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,我国2022年装机预计85-100GW,2025年有望达到270-330GW。
其技术路线多且清晰,发展相对成熟,各类技术的光电转化效率均已超过24%,应用潜力巨大,商业化空间十分可观。该公司8月26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,吸引了779位机构投资者参与,火爆程度可见一斑。2021年光伏产品出口到各大洲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,欧洲成为光伏组件最主要出口市场,约占出口总额的39%,硅片、电池片则主要出口至亚洲地区。
应用环节,按2021年电站投资成本4.15元/瓦计算,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54.88吉瓦,则新增投资额为2277.5亿元。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(IRENA)统计,2021年全球光伏从业人员数量约535万人,2021年至2030年间光伏从业人员数量将保持高速增长,年均增长率预计达到13.7%,2030年全球光伏从业人员预计将达到1705万人。20172021年,中国大陆累计生产组件超过564吉瓦。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,光伏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。
按照工业锅炉每燃烧一吨标准煤产生二氧化碳2620千克、二氧化硫8.5千克、氮氧化物7.4千克计算,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.3亿吨、二氧化硫786.8万吨、氮氧化物685.0万吨。2022年上半年,全国光伏发电量达到2142.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3.5%,占全部发电量比重达到5.4%。
骨干企业多晶硅生产能耗继续下降,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63千瓦时/千克,每千克硅的平均综合能耗已降至9.5千克标准煤。2.行业投资情况截至2021年,主要光伏产品制造设备投资总额约为1589.7亿元,按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65%计算,则所有环节总投资额为2445.7亿元。(五)光伏制造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,我国多晶硅产量50.6万吨,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位,占全球产量的78.8%,进口量11万吨,同比增长11.1%;国内硅片产量226.6吉瓦,占全球产量的97.3%,全年累计出口量约22.6吉瓦,约占我国硅片产量的10%;国内电池片产量约197.9吉瓦,同比增长46.8%,占全球产量的88.4%,全年累计电池片出口量约为10.3吉瓦,仅占我国电池片产量的5.2%;国内组件产量约181.8吉瓦,同比增长45.9%,占全球产量的82.3%,全年累计组件出口量约为98.5吉瓦,占我国组件产量的54.2%。2021年,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电池均采用PERC技术,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.1%;采用PERC技术的多晶黑硅电池片转换效率达到21.0%;常规多晶黑硅电池2021年转换效率约19.5%;铸锭单晶PERC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为22.4%;n型TOPCon 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%,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.2%;IBC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.1%。
20132015年,我国共安排投资247.8亿元用于实施无电地区电网延伸和可再生能源供电工程建设,共解决273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。中国光伏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,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,2021年中国光伏从业人员总计246万人,其中直接从业人员约为41万人,预计20222025年间中国光伏从业人员需求将达到334.2万~400.8万人,累计新增需求达到88.2万~154.8万人。2021年新投产线设备投资额为6.2万元/兆瓦。截至2021年底,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.06亿千瓦,突破3亿千瓦大关,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。
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(一)光伏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近年来,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。(四)户用光伏成为支撑我国光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21.5吉瓦,在全年新增装机中占比达到39%的历史新高,成为新增装机中至关重要的项目类型。
2022年18月,我国光伏产品(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)出口总额约357.7亿美元,同比增长106.2%,其中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出口额分别为31.3亿美元、23.8亿美元、302.6亿美元,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79.1%、168.4%、105.6%。光伏产业所作出的经济和社会贡献当前,在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,光伏发电价格已经低于火电,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产品。
除部分地区户用光伏还有一定补贴外,目前我国光伏行业已进入平价发展时代,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其中,安排电网投资计划206.8亿元,为154.5万无电人口通电;安排光伏独立供电工程建设投资计划41 亿元,共建成光伏独立电站670余座、光伏户用系统35万余套,为118.5万无电人口通电。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除了能够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,还有利于增加村集体收入,增强村集体的凝聚力。(一)经济效益十余年来,我国光伏行业谋新求变,实现了光伏制造业世界第一、发电装机量世界第一和发电量世界第一。2021年,光伏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3.9%。1.光伏主要制造环节GDP据统计,2021年光伏主要制造环节GDP为7734.46亿元,比2020年增长3464.32亿元,同比增长81.13%,相比2012年的2370.29元增长了226.3%。
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8%,利用小时数1163小时,同比增加3小时。未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及良率的提升,n型电池将会是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。
经过十年艰苦努力,我国光伏行业从制造、应用、技术三头在外发展至制造、装机量、发电量三项世界第一。目前我国拥有海外产能的企业超过20家,海外产能已遍布全球五大洲,电池片海外产能达到30吉瓦,组件约37吉瓦,马来西亚、泰国、越南成为了海外主要生产基地。
如今,中国光伏行业产业规模稳步扩大、技术创新不断推进,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。3.出口创汇情况我国光伏产品(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)已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遍布全球五大洲。
在光伏扶贫电站里面,村级电站是主体,约有8.3万座,覆盖了9.23万个村,其中有5.98万个村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。2021年,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.48万亿千瓦时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.8%,其中,光伏发电325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5.1%。2021年,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54.88吉瓦,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。今后随着技术发展,TBC、HBC等电池技术也将不断取得进步。
户用光伏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。20172021年,我国光伏产品累计出口额约996亿美元,组件出口量约为317吉瓦。
三是为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。制造布局方面,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,我国光伏企业自2012年便开始走出去。
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一般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建设,不但帮助贫困户脱贫,还可以通过园区化、平台化经营,延伸农业产业链,扩大农民就业与致富空间,让农民获得租金收益、工资性收益等。图1 2013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量情况(数据来源:中国光伏行业协会)(三)光伏市场格局持续优化国内应用市场快速扩大,已逐渐形成东、中、西部共同发展的格局。
随着组件设备的性能、单台产能以及电池片效率不断提升,组件生产线投资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。光伏+工业光伏+建筑光伏+交通光伏+通信光伏+生态治理等各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,我国光伏行业已进入多元化、规模化发展新阶段。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,20172020年,我国企业、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共打破世界纪录23次;2021年,打破效率纪录11次;2022年上半年,刷新效率纪录7次。目前国内多晶硅产能分布较为集中,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50.6万吨,新疆、内蒙古、四川三地集中了国内近80%的产能。
光伏发电与农业、渔业、沉陷区治理等非能源领域的综合利用结合越发紧密,有效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并对改善当地民生起到了显著作用。四是与其他行业耦合性强。
目前,我国n型TOPCon、HJT、P型单晶TOPCon的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已经分别达到25.70%、26.50%、26.50%。2022年18月,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44.47吉瓦,同比增长101.6%
今年8月,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Vertex至尊高效N型单晶硅组件的窗口效率达到24.24%,创造了大面积产业化N型单晶硅i-TOPCon组件的世界纪录。与至尊家族产品一致,新品继续遵循四高一低理念,具备高功率、高效率、高发电量、高可靠性四大核心优势。